最近很常看書
不過都不是課內書
有時候
真是感到錯愕
對於自己喜歡課外書的感覺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這本書是村上春樹寫的
他的書總是意義深遠
有時候甚至根本就看不懂他在寫什麼
因為自己都還沒有接觸過
所以根本沒有所謂的同感產生

之前在學測之前看的一本挪威的森林
感覺還能懂一點
這本對我而言就真的像小說
沒有什麼力量
會不會是因為肚子正在餓的關係?
因為昨天在受戒 (八關齋戒)

會看這本書原因是
封面上寫著:
在靜寂的雨夜,一個你無論如何也無法忘懷的人來到你的屋前。
敲門聲響起,這時你突然想到沙漠的事。「萬物都在那裡生長,」
你說,「然而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

一開始讓我困惑的是
為什麼最後只剩下沙漠本身?
然而書中寫到:
就跟那個一樣。這個世界就跟那個一樣。雨下了花就開,雨不下花就枯萎。
蟲被蜥蜴吃,蜥蜴被鳥吃。不過不管怎麼樣,大家總有一天都要死。死了就變屍體。
一個世代死掉之後,下一個世代就取而代之。這是一定的道理。大家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活
,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死。不過那都不重要。最後只有沙漠留下來。真正活著的只有沙漠而已。

讓我想到最近在育幼院感受到的人事變遷
有人因為懷孕留職停薪
有人因為升遷所以沒在帶班
跟我上學期去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老師換了,學生依舊(只增加幾位新同學)
對於特教學生來說
是否也一樣難以適應?
或許我們應該把環境的改變視做為某種的理所當然
可是當在教科書讀到的內容卻是:
有時候特教的學生
比較不容易適應改變的環境
讓我對學生產生一種不同的感覺:
他們會不會也不太能夠適應呢?

因為我感覺到感覺變了
可能是因為以前老師比較和藹的感覺
有種物是人已非的感覺

整本談論到另外一個最近感受到的感覺
有時候我們不斷的想要去改變去成長
換了新環境 新的面貌
一開始的很努力到後來才發現
原來最初的習慣仍在時
會產生某種的無力感
以及漸漸的去接受自己的最原本
因為發現有些東西其實不是那麼容易改的
而且也因為我們急著想跳脫以前的環境
變得更容易去傷害到別人
進而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
不管是對自己或是對方...

因為不小心去傷害了
變得以後只要有了他的訊息
就會回想到以前
猜測著現在的他好不好
假如他現在不好
會猜測是否因為當初傷害他太多了
這真是種很有趣的感受
對於我而言

整本書的結尾
以一種告別的方式呈現男主角
想念某些女生

在某些事情發生的同時
我們可能會趕緊抽身離開
可能會灰頭土臉的
但是心裡那份感覺一直都還是存在著:
他過的好不好?
等到某天自己在無意中發現了他的面孔
就知道自己其實已經全然的放下了
因為我們曉得
以前的愧疚已經消失了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後
會發現原來再見一面的感覺
不是爲了要回到最初
而是爲了要讓自己的心學會放下
然後有勇氣的面對現在以及未來

過去已經不復存在
就像書中所寫一樣
過去就像是被水泥固定般
已經沒有改造的餘地
唯有的只有不斷的前進

PS,
村上春樹的書好難懂   
要繼續努力,再繼續進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ture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